媽媽教室-生產方式(永生臍帶血辦)

2013042116:52


今天活動是在長青園舉辦
因為距離家近
同時上回有聽到好像今天會跟雀巢合辦有送媽媽包
(結果竟然是誤會一場!)
爺爺今天下午來探望綿羊
綿羊媽可以偷個空去聽課

雖然有些遲到
場地是用小的會議室
所以略顯擁擠
不過仍有位置

今天主講的是信和美醫院的婦產科醫師
是個有點年紀的女醫師-蕭麗貞醫師
一開始大概前十分鐘
簡報都在播放關於產檢的時間及內容介紹
後來醫師才驚覺
問了一下主辦的永生臍帶血的人員:
今天講題是什麼?

這讓稍微遲到的綿羊媽有點錯愕!!
這也太誇張了吧!
講了十幾分鐘才察覺講錯....

但是經過檔案重新存取後
不過從演講的內容來看
蕭醫師臨床經驗豐富
使得演講的內容十分精彩

蕭醫師先介紹
◎自然產跟剖腹產的優缺點
簡單來說
自然產的缺點即為剖腹產的優點
剖腹產的缺點即為自然產的優點

那就剖腹產來看:
優點是:
無分娩前陣痛、
胎兒未受到擠壓的壓力、
母體骨盆、陰道不會有任何影響

缺點則是:
會有傷口
需要麻醉
恢復期較長

醫師建議
若是剖腹產
最好間隔兩年後再生

◎剖腹產的歷史介紹
剖腹產在醫學上正確說法是:腹膜外剖腹生產
是這100年內才比較盛行的方式
好像首次用在英國皇室
(不過這在網路上並未查到相關訊息
只看到關於凱薩大帝的祖先可能是剖腹產方式生下
古代剖腹產因為技術不發達,母親幾乎都死亡)


◎剖腹產分為兩種方式
依照子宮切開的位置及開腹的方法而定

傳統剖腹生產方法使用縱線切開
又叫上段剖腹產
是從肚臍向下垂直切至恥骨上方
這種切法造成較大的空間方便取出嬰兒
亦較快及簡單
但後遺癥較多
現時除瞭在緊急情況下,甚少使用
目前嘉義市仍有一位醫師堅持這樣開

另一種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作法
又叫下段剖腹產
是在子宮下段橫切
方法在膀胱上側
約陰毛邊部位打橫切開
這種方法出血較少
傷口亦較少感染癒合好

◎麻醉方式介紹
目前經常用的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
麻醉師通常都會在胸椎第3、4節之間
插入一根硬膜外管
施打麻醉藥物
媽媽仍會保持清醒狀態
但痛覺消失

◎何時醫師會建議剖腹產?
1.前置胎盤、產前出血
2.骨盆太小、胎兒太大
3.胎為不正
4.妊娠高血壓
5.高齡產婦
6.胎兒缺氧、胎心音不正常

嬰兒生產姿勢:
頭產式:96%(頭向下,下巴縮)
面產式
額產式
臀產式:3%
橫產式(肩產式):0.3%

生產機轉:(38w後)
胎頭固定
下降
彎曲
內轉
仰伸
外轉
胎兒娩出

胎兒在分娩過程:
胎頭進入骨盆腔
此時胎頭通過骨盆入口當胎頭遇阻力
則胎頭屈曲使下頷更靠近其胸部
胎頭慢慢內迴轉旋轉成枕部朝前
面朝後胎頭通過恥骨下緣
生出胎頭
胎頭娩出後胎頭轉回原來的位置
生出前肩膀
生出後肩膀
生出身體與四肢
生出胎盤

這部分蕭醫師還搭配圖解說明
很容易明白
另外醫師也準備了分娩的實況影像檔
可提供與會的准爸媽參考~
不過綿羊媽高中護理課就看過
所以~還好
不知道其他准爸爸會不會因此而嚇到?

蕭醫師基本上算是蠻幽默的人
扣除醫師本身帶有點鄉音
可能有些人聽起來有些吃力外
整場演講可說是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進行
雖然是午後時分
但是卻不顯得無聊想打瞌睡!